日前,四部門聯合下發《建材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》,方案對建材行業實現碳達峰制定了具體目標,也意味著作為建材行業體量最大的產業,水泥行業的碳減排任務和責任有了更加明確且艱巨的目標。
近年來,我國水泥行業通過余熱發電、協同處置、替代燃料、綜合能效提升、綠色能源、二氧化碳捕集等方面,探索碳減排的目標實踐路徑。而隨著煤炭等原燃料成本的上漲、利潤不斷受到壓縮,光伏、生物質等新能源發電成為了水泥企業降低生產成本、達到碳減排目的重要手段。
中國水泥網·水泥大數據研究院首席分析師鄭建輝表示,隨著國內電池轉換效率的進一步提升,未來水泥廠通過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實現“零購電”將成為現實。其中,水泥廠運用分布式光伏發電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。
據中國水泥網了解,在今年,國內水泥企業布局光伏產業的步伐逐漸加快。海螺水泥預計2022年底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可達1GW,年發電能力10億度。紅獅計劃2022年底實現并網容量78MW。此外,天瑞、中國建材、臺泥、塔牌、葛洲壩水泥等企業光伏項目也陸續并網。
上峰水泥上半年與陽光新能源合作設立平臺公司上峰陽光新能源,充分面向市場,將與各基地周邊工商業共同投資開發光儲充一體化微網項目。
天山股份則表示,2022年光伏、風電綠色能源項目計劃投資19個,分布河南、上海等區域公司,裝機127MW,年可發電15410萬度,減排CO213.8萬噸。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來源于中國水泥網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,內容只做參考交流學習之用,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告知。